07 November 2011

大江東去

區選完畢,結果卻很殘酷。

不,民主黨失利是意料中事,這不奇怪。但失利的原因,不是因為有人「爭票」,就值得大家再三思量。其中我認為最值得參考的,是知名「獨立」候選人梁美芬,以2236票勝,對手黃碧雲加歐陽英傑,共1884票敗。兩者相差352票,除二為176票,假設總投票數不變,即反建制派需要增加超過百分之九的票數,才能和梁美芬打成平手。

一個政治誠信盡喪,公然挖苦選民,逃避選舉論壇的候選人依然可以大比數勝出,就不是單靠「鐵票」可以解釋一切。以往大家相信所謂鐵票,無非是被蛇齋餅糭收買,旅遊巴車出車入的老人家,十幾年之後自然無以為繼。但事實表明,鐵票其實越趨年輕,尤其觀察建制派的助選團中亦不乏年輕一代,才是大家需要注意的問題。

菲傭一案,為公民黨失利之主因。民眾基本無視公民黨不能拒絕為菲傭申請司法覆核的事實,更無視法院批准司法覆核的嚴謹程序,於判案前後一味要求人大釋法,而完全不知道可以從既定程序,從根本修改基本法入境條例。而令基本法「堅決不可動搖」的不是民主政黨,卻正正是由於建制派的保護。更甚者大家拒絕菲國移民,對大陸饑民卻又處之泰然,於不分薄福利之前提下相安無事,忽略其成為公民後及其子女有投票權,但多年來受盡共黨洗腦,姑爺仔乸俱在內地,有政治任務者未有投票權仍可積極斡旋遊說街坊的事實。

公民黨敗於此,而新民黨則靠由一開始就鼓吹「人大釋法保香江」之口號而崛起,足見香港收歸國有十四年,市民法治意識每況愈下,見事不明,加上龐大的經濟利益之下,人心背向,亦漸漸歸順大陸。至於建華禍港,蔭權敗政;孕蝗自由行,葉劉廿三條;普選蝸行牛步,基建快馬加鞭;六四國恨未清,七一家仇未雪;政務司宦官加冕,選特首鴛鴦亂點;如此種種,香港人似乎已經覺得俱往矣。

事實表明,市民明顯未了解「超級功能組別」之意味,因而繼續追隨著「地區工作」而投票。可以推斷,區選之後,建制派得民意授權,「改革」更會大刀闊斧,肆無忌憚,會先於下年承勝攻下立法會,加上特首換屆,肯定會破舊立新:於司法條文和體制上剔除會阻礙共黨統治香港的因素,包括立廿三條,修改保障香港政治獨立和保障人權之基本法條文,以及削減外藉法官人數等等,以改變十四年來共黨視之如芒刺在背的「法官治港」現象。

法治保障一失,猶如吳戮子胥,今日視為香港經濟發展之障礙,他日才知原來這已經是自己最後一個依靠,今日將之趕進死地,兩邊夾擊,他日來敵長驅直入,縱然「死必連繴組以罩吾目」,亦已於事無補。

由此可見,共黨於香港移民種票之果漸見,收攏街坊勢力之效漸成,普選延後十年之目的已達,以現時方向繼續行進,來屆區選再確認戰果,則香港普選與否,中共亦可以高枕無憂。否則又再推倒重來,人大再釋法,普選再推遲,總是有勝無敗之結局。

認賊作友,認友作賊,歷史從來都不斷重覆,可悲的是,我們又一次見證了歷史。

2 comments:

  1. Anonymous12:18 PM

    "鐵票其實越趨年輕,尤其觀察建制派的助選團中亦不乏年輕一代,才是大家需要注意的問題。"

    十分贊同. 以往, 大家以為, 當維園阿伯一個接一個走進墳墓之後, 支持民主的人, 數目就會愈來愈多. 但殘酷的事實卻不是這樣, "共黨於香港移民種票之果漸見,收攏街坊勢力之效漸成", 維園阿伯的維護專權獨裁統治的思想, 仿佛已複製到不少年輕一代的腦袋. 共黨的洗腦式宣傳及國民教育, 厲害之極.

    ReplyDelete
  2. 其實而家形勢好危急,不過大家好似仲未知死咁,等我再組織下解釋俾大家聽。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