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February 2012

莫扎特效應

話說現代父母喜歡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雖然我不明白為甚麼不是要贏在終點線上),其中一個方法,是為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加上「助長腦部發育」,於是讓他們聽莫扎特的音樂。

身為古典樂迷,連電影AMADEUS也看了不下十次的我,當然不會反對孩子從小接觸古典音樂。不過那些所謂「莫扎特效應」的CD,在下一再告誡友人,可免則免。請看該CD的簡介如下:

「「莫札特效應」是經由美國學者專家所研究的最新腦力開發與智能提昇之實驗,結果發現聽巴洛克時期音樂最能提升音樂與空間智能以及增強記憶與創造能力,而且又以莫札特的音樂效果最佳,但並非每一首樂曲皆有其效應,其中單一曲目裡又以"雙鋼琴奏鳴曲D大調(Sonata for Two Pianos in D-major)"、"第一號法國號協奏曲D大調(Horn Concerto No.1 D-Major)"等曲子和其中7首歌劇最具有實質的成效,若能再與其他曲目前後及時間上的搭配得宜,則成效更為顯著!」

第一,必須指出,按時段劃分,巴洛克時期應該是不包括莫扎特在內的。

第二,在下雖然認為望子成龍乃為人父母之常情,不過想子女因為多聽莫扎特而於音樂上有所成就,則未免太過奢望。小弟一再言道,莫扎特並不是因為多聽莫扎特所以成為莫扎特的。在莫扎特的年代,最負盛名的作曲家是巴哈,如果閣下相信這種「效應」,至少應該讓孩子多聽巴哈的音樂。但其實,如果你有聽過就知道,巴哈的音樂,雖然難度十足,但旋律其實頗為沉悶(尤其與莫扎特的音樂對比之下再為明顯),所以賣巴哈的音樂,市場肯定比賣莫扎特小很多。

第三,只聽不讀是沒有用的。一段簡單的四重奏,樂器的運用,旋律高潮起伏等等,不用心鑽研,聽一百次還是只可以得到「幾好聽」的結論。要幾歲孩子自行鑽研未免要求過高,但問題是一般父母根本不懂得如何從旁解讀,大部分成年人基本上視古典音樂為上流社會的社交活動,多於有致於藝術而用心研讀。

第四,是我幾乎可以肯定,選曲的人,是聽完覺得首歌幾好聽就編入CD的。原因是於其第四輯選集中,其中一首歌,是:Don Giovanni.K 527 "Fin Ch'handal Vino"。

Don Giovanni無疑是一首極為出色的作品,Fin Ch'handal Vino此節節奏明快有力,亦是上上之作,問題是,你知道歌詞內容嗎﹖我不是質疑小朋友會聽不懂意大利文歌詞,不懂意大利文是可以聽意大利文歌劇的,但這次是聽得懂反而是問題。歌詞的英文翻譯是這樣的:

Till they have got some wine and are hot-headed,
let's prepare a great party.
If in the piazza you find some girl,
try to make her come here with you.
Let the dance be wild, a menuet, a folia,
and an allemande you shall lead.
In the meanwhile I shall have my own fun
making love to this or that girl.
Ah, my list tomorrow morning
shall have at least ten new entries.

我不是一個保守的人,問題是,此CD適合七至十歲小童﹖你肯定佢唔識意大利文﹖定係專用唻呃華人家長﹖

2 comments:

  1. 對於第3點,莫札特老爸本是樂師,買餅碟番去的人自問有冇咁的功夫教人欣賞好在那裡?雖然音樂係可以突然語言界限的事,但點欣賞都係學問;

    第4點簡直笑到噴出來!的確在維也納也住過一段日子,倒沒聽說過奧地利人(以至住過的幾處外國)有這玩意兒,所以對有什麼曲目一無所知,不過見老兄介紹有Don Giovanni實在是太有趣,說算唔講意大利文,單說故事內容的確如老兄所說肯定兒童適宜?如果有三五歲小朋友問我套劇講乜真係唔知點答佢!

    btw莫札特的確係盛名鼎鼎的天才,不過買這套物體的家長可知莫札特"晚景"如何、是否有追求若能流芳萬年便不求長壽更不求富貴(雖然有人說莫札特收入不低只是理財不善,但的確最後日子窮得很)的崇高理想? XD

    ReplyDelete
  2. 佢唔只理財不善,應該係衰爛賭,直情係病態賭徒,如果唔係解釋唔到點解有咁嘅收入會搞到咁窮。

    ReplyDelete